30万进3万,听起来像段子?不,这是真事。我那位同事老林,退休前是单位那根最结实的螺丝钉,谁家灯泡坏了第一个找他。退休后,体检报告突然变成一张通往终点站的车票。那天他老婆眼泪没掉几滴,反倒神操作一把,拉着老林进了证券公司,开户、转账、买电脑,一气呵成。30万砸进股市,就像往水里扔饺子,能捞上来几个谁心里也没底。
搞笑的是,老林这辈子没碰过股票,软件推荐啥就点啥,点得比点外卖还熟练。日子过得跟打卡似的,红绿灯一闪,他心跳都快半拍。你要说他真的懂投资?别逗了,K线图在他眼里就是跳舞。每天盯着屏幕发呆,仿佛只要多看一会儿,账户里的钱就能自己涨回来。这种自我催眠,比健身房里看着腹肌的镜子还管用。
两个月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。老林没等来账户翻红,先等来了病情恶化。走的那天,他老婆翻开账户,3万,还没他退休金多。旁人一听都叹气,可老林老婆居然笑了,说这两个月老林心情比吃药还管用。钱没了,人也走了,家里倒是安静下来。你说奇葩不奇葩?可细想,谁家没点这种哭笑不得的戏码。
股市就是这么个地方,谁都想当赢家,最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只是“韭菜自带蘸料”。去年数据摆在那,散户平均亏掉七八万,炒股软件广告铺天盖地,什么AI智能、专家坐镇,说得天花乱坠,最后还不是“按提示操作,按金额亏损”。你觉得自己能逆天改命,下一秒系统弹窗:风险警告。你还真别不服,多少体育明星退役后冲进股市、币圈,最后发朋友圈自嘲“割肉割到心疼”,场面比输球都惨。
我有个朋友,去年买了个“明星投资导师”推荐的理财软件,三个月亏得比买彩票还快。他老婆气得想砸电脑,他还在群里发“明天大反弹”的表情包。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老林?其实不止是他们,退休的人多了去,广场舞跳腻了、书法班没意思,炒股成了最后的热血青春。谁说老年生活一定要平淡?刺激归刺激,钱是真烧得快。
老林老婆说得轻巧,钱没了就当买了两个月的快乐。听着像心灵鸡汤,实际是认命之后的自我解嘲。普通人家30万可不是小数目,辛苦半辈子攒下,眨眼就飞了。可你让他天天念佛号、盯着窗外发呆,又有几个人受得了?说到底,炒股这事,没多少人是为了发财,更多是图个寄托。就像球迷熬夜看球,明知主队拉胯也得喊上两嗓子,谁愿意承认自己只是为生活找点色彩。
再说回来,炒股软件靠谱吗?看看数据,国内股民七成亏损,软件推荐的股票,十有八九没跑赢大盘。算法背后是啥你知道?一堆看不懂的代码和数据,跟买彩票差不多。体育圈里也有类似戏码,有人信数据,有人信感觉,最后走上领奖台的,多半是能熬、能扛、能自嘲。你要问我怎么看这些“智能炒股”?说白了,还是那句话,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圣诞老人,只有一地鸡毛。
大家总觉得炒股是成年人的游戏,亏钱就算买教训,回头一看,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。你看NBA那些退役球星,混得好的开公司,混得不好的拍综艺,有人投资连锁餐厅赔得血本无归,还能在播客里自黑。老林要真能像他们一样,亏完还能发个vlog,估计也不至于让人听了心里一紧。
职业体育、股市、投资,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“人财两空”。你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,其实不过是被大环境推着走。谁都想当主角,最后发现不过是路人甲乙丙。不同的是,体育赛场还有掌声,股市只有一片寂静。你问我,如果再来一次,老林家会不会还这样?估计会。因为生活就这样,总有人愿意用30万换两个月的希望,哪怕希望最后变成泡沫。
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?或者你自己是不是也曾为一个“稳赚不赔”的承诺心动过?别光笑老林,真到自己头上,谁能拍着胸脯说绝不冲动?评论区留个脚印吧,看看到底有多少人,和老林一样,愿意用最后的力气,赌一把生活的小确幸。
盛达优配官网-配资代理平台-配资网络炒股-股票账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